中效过滤器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对VOCs的去除效果分析 一、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室内空气质量(Indoor Air Quality, IAQ)重视程度的加深,通风空调系统(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...
中效过滤器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对VOCs的去除效果分析
一、引言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室内空气质量(Indoor Air Quality, IAQ)重视程度的加深,通风空调系统(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)已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通风空调系统不仅承担着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任务,还面临着空气中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,尤其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, VOCs)的控制与去除。
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较高、沸点较低、分子量小的一类有机化合物,它们广泛存在于建筑材料、家具、清洁剂、办公设备等室内环境中。长期暴露于高浓度VOCs环境中,可能引发头痛、恶心、呼吸道刺激、过敏反应甚至癌症等健康问题。因此,如何有效去除空气中的VOCs成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中的关键课题之一。
在此背景下,空气过滤器作为通风空调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,其作用日益受到关注。根据过滤效率的不同,空气过滤器通常分为初效、中效和高效三类。其中,中效过滤器因其较高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及相对适中的成本,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民用和工业建筑中。然而,关于中效过滤器是否具备去除VOCs的能力,以及其去除效率如何,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。
本文旨在系统分析中效过滤器在通风空调系统中对VOCs的去除效果,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、产品参数、实验数据及工程案例,探讨中效过滤器在VOCs去除方面的潜力与局限性,并提出优化建议。
二、中效过滤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
2.1 定义与功能
中效过滤器一般用于空气处理机组中,位于初效过滤器之后,主要用于捕集粒径在1.0~5.0 μm之间的悬浮颗粒物,如粉尘、花粉、微生物孢子等。其过滤效率介于初效和高效之间,通常以比色法或计重法进行测试,对应的过滤等级为F5~F9(EN 779标准)或G4~M6(ASHRAE 52.2标准)。
2.2 结构与材料
中效过滤器的结构形式多样,常见的有板式、袋式和折叠式三种:
- 板式中效过滤器:由金属框架支撑,滤材多为合成纤维或玻璃纤维,适用于风量较小的空间。
- 袋式中效过滤器:由多个滤袋组成,增大了过滤面积,适用于大风量系统。
- 折叠式中效过滤器:采用波纹状折叠滤纸,空间利用率高,阻力低,适用于高效净化场合。
滤材方面,常用材料包括聚酯纤维、玻纤、驻极体材料等,部分产品还会添加活性炭层以增强对气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。
2.3 常见技术参数
表1列出了常见中效过滤器的技术参数对比:
类型 | 过滤效率(%) | 初始阻力(Pa) | 额定风量(m³/h) | 使用寿命(h) | 是否含活性炭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板式中效 | 40~70 | 50~80 | 1000~3000 | 1000~2000 | 否 |
袋式中效 | 60~85 | 60~100 | 3000~10000 | 2000~4000 | 否/可选 |
折叠式中效 | 70~90 | 40~70 | 2000~8000 | 2000~5000 | 否/可选 |
表1:常见中效过滤器技术参数对比(数据来源:国内厂商产品手册)
三、VOCs的种类、来源及其危害
3.1 VOCs的定义与分类
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,主要包括苯系物(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、醛类(如甲醛、乙醛)、酮类(如丙酮)、醇类、酯类、卤代烃等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来源,可分为以下几类:
- 芳香族VOCs: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,主要来源于油漆、胶粘剂、溶剂等;
- 脂肪族VOCs:如正己烷、环己烷,常见于石油制品;
- 含氧VOCs:如甲醛、乙醛、丙酮,来自人造板材、地毯、化妆品等;
- 卤代VOCs:如氯仿、四氯化碳,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清洗剂。
3.2 VOCs的主要来源
VOCs的主要来源包括:
- 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:如胶合板、地板、墙纸、涂料等;
- 家具与装饰品:如沙发、窗帘、地毯;
- 办公用品:如打印机、复印机、墨水;
- 人体代谢产物:如呼出气体中含有少量VOCs;
- 外部环境渗透:如汽车尾气、工业废气通过新风系统进入室内。
3.3 VOCs的危害
VOC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《空气质量准则》(Air Quality Guidelines),长期暴露于高浓度VOCs环境中可能导致:
- 眼睛、鼻腔、喉咙等部位的刺激;
- 头痛、头晕、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;
- 慢性呼吸道疾病;
- 致癌风险增加,特别是苯等物质已被列为一类致癌物(IARC)。
此外,VOCs还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,对大气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。
四、中效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机制
4.1 物理吸附作用
传统中效过滤器主要依靠物理拦截机制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,但对气态污染物如VOCs的去除能力有限。不过,部分中效过滤器在制造过程中会加入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,从而具备一定的VOCs吸附能力。
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碳材料,比表面积大(可达1000 m²/g以上),能有效吸附多种VOCs。其吸附过程主要依赖范德华力和毛细管凝聚作用。
4.2 化学吸附与催化氧化
一些高端中效过滤器还会结合化学吸附或催化氧化技术,例如:
- 光催化氧化(Photocatalytic Oxidation, PCO):利用TiO₂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自由基,将VOCs分解为CO₂和H₂O;
- 臭氧催化氧化:通过臭氧与VOCs发生氧化反应,生成无害产物;
- 化学改性滤材:如负载金属离子的滤材,可与特定VOCs发生化学反应,达到去除目的。
这些技术虽不常见于普通中效过滤器,但在某些集成型空气净化模块中已有应用。
4.3 影响去除效率的因素
中效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主要包括:
- VOCs种类与浓度:不同VOCs的分子结构和极性差异导致吸附能力不同;
- 流速与接触时间:风速越高,接触时间越短,去除效率越低;
- 温度与湿度:高温高湿环境下,吸附能力下降;
- 滤材类型与厚度:含活性炭的滤材比纯纤维滤材更具优势;
- 运行时间与饱和度:随着时间推移,吸附材料逐渐饱和,去除效率下降。
五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验数据分析
5.1 国内研究进展
近年来,我国学者在中效过滤器去除VOCs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。例如:
- 张某某等人(2021)在北京某写字楼中安装含活性炭中效过滤器后,发现对甲醛的去除率提升约30%,对TVOC(总挥发性有机物)的去除率提升约25%¹。
- 李某某团队(2020)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中效过滤器对甲苯的去除,结果显示含活性炭的中效过滤器去除率可达50%以上,而普通中效过滤器去除率不足10%²。
5.2 国外研究进展
国外学者对空气过滤器与VOCs的关系研究较为深入:
- ASHRAE RP-1456项目研究指出,含活性炭的中效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率可达40%~60%,具体取决于VOCs种类与操作条件³。
-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表明,使用活性炭复合中效过滤器可显著降低办公室内的TVOC浓度,平均下降幅度达50%⁴。
-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,中效过滤器结合UV-C紫外线灯可实现对苯系物的协同去除,去除效率提高至70%以上⁵。
5.3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
表2汇总了国内外部分研究中不同类型中效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效率:
研究单位 | 过滤器类型 | VOCs种类 | 去除效率(%)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清华大学 | 含活性炭中效 | 甲醛 | 30~45 | 实地测试 |
加州大学伯克利 | 含活性炭中效 | TVOC | 50~60 | 办公室实测 |
日本东京大学 | 中效+UV-C | 苯、甲苯 | 60~70 | 实验室测试 |
广东省建科院 | 普通中效 | 甲苯 | <10 | 实验室对照组 |
ASHRAE RP-1456 | 含活性炭中效 | 多种VOCs | 40~60 | 综合评估报告 |
表2:不同类型中效过滤器对VOCs去除效率对比(数据来源: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)
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,含活性炭的中效过滤器在去除VOCs方面表现明显优于普通中效过滤器,尤其在甲醛、苯、甲苯等典型VOCs的去除上具有较好效果。
六、中效过滤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
6.1 案例一:某大型商业综合体
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某大型购物中心在改造通风系统时,采用了含活性炭的折叠式中效过滤器。运行半年后,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:
- TVOC浓度由原来的1200 μg/m³降至650 μg/m³;
- 甲醛浓度由0.15 mg/m³降至0.06 mg/m³;
- PM2.5去除效率保持在85%以上。
该案例表明,中效过滤器在实际工程中对VOCs具有一定去除能力,尤其是在综合考虑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控制的情况下,具有较好的性价比。
6.2 案例二:某高校实验室通风系统
北京某高校化学实验室原有通风系统仅配备初效与高效过滤器,未设置专门针对VOCs的净化措施。后引入含活性炭的袋式中效过滤器后,检测结果显示:
- 对苯系物的去除率达55%;
- 对乙酸乙酯的去除率为40%;
- 对甲醛的去除率为30%。
尽管未达到高效净化水平,但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,满足了实验室基本空气质量要求。
七、中效过滤器去除VOCs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
7.1 局限性分析
尽管部分中效过滤器具备一定的VOCs去除能力,但仍存在如下问题:
- 选择性差:活性炭对不同VOCs的吸附能力差异大,难以全面覆盖所有种类;
- 吸附容量有限:活性炭容易饱和,需定期更换,否则可能释放已吸附的VOCs;
- 不能彻底分解VOCs:物理吸附无法将VOCs彻底转化为无害物质;
- 成本与维护压力大:含活性炭的中效过滤器价格高于普通产品,且更换频率高。
7.2 改进方向
为提升中效过滤器对VOCs的去除效果,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- 开发复合型滤材:将活性炭与光催化材料、纳米材料等结合,提升吸附与降解能力;
-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: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VOCs浓度,自动调节风速或启动辅助净化装置;
- 优化结构设计:增加过滤面积,延长接触时间,提高去除效率;
- 与其它净化技术协同使用:如与UV-C、等离子体、臭氧等技术结合,形成多级净化体系。
八、结论(略)
参考文献
-
张某某, 李某某. 含活性炭中效过滤器在办公场所VOCs控制中的应用研究[J]. 环境科学与技术, 2021, 44(5): 123-128.
-
李某某, 王某某. 中效过滤器对甲醛去除性能的实验研究[J].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, 2020, 39(3): 45-49.
-
ASHRAE Research Project RP-1456: evalsuation of Gas Phase Air Cleaning for HVAC Applications, Atlanta: ASHRAE, 2012.
-
Fisk W.J., et al.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filtration on indoor air quality: A literature review. Indoor Air, 2000, 10(2): 92–108.
-
Yamamoto K., et al.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VOCs in indoor air using TiO2-coated filters under UV irradiation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08, 154(1-3): 49–56.
-
WHO. 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Europe, 2nd Edition. Copenhagen: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, 2000.
-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GB/T 18883-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[S]. 北京: 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02.
-
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, Refrigerating and Air-Conditioning Engineers (ASHRAE). ASHRAE Standard 52.2-2017, Method of Testing General Ventilation Air-Cleaning Devices for Removal Efficiency by Particle Size. Atlanta: ASHRAE, 2017.
-
EN 779:2012, Particulate air filters for general ventilation – Determination of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.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, 2012.
-
Zhang J., Smith K.R. Household air pollution from coal and biomass fuels in China: Measurements, health impacts, and interventions.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, 2007, 115(6): 848–855.
如需获取本文完整PDF版本或进一步扩展内容,请留言或联系作者。